此人一語定乾坤,日本軍隊不敢抵抗,5月內中國收復二百萬失土

九一八事變後,數十萬東北軍不作抵抗,致使百萬疆土淪陷。但在北洋時期,有一位經營西北的中國將軍,他智勇雙全,以極為強硬的態度對抗日本人,終使日軍不敢抵抗,乖乖繳械。而他也不辱使命,收復了多達17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失地。這位帶有傳奇色彩的將軍,就是北洋的怪才——徐樹錚。

1911年,儘管中國建立了「五族共和」的民族主義政府,但蒙古活佛仍然在沙俄支持下,宣布獨立。

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為了擴充軍隊、鎮壓國內的反對勢力,袁世凱向包括俄國在內的多國銀行借款。沙俄乘機威逼利誘,雙方發表《中俄聲明》,北洋政府被迫承認外蒙自治,換取沙俄的財政援助。外蒙古則取消「獨立」,承認中國的宗主權,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1917年,府院之爭落下帷幕,大權在握的段祺瑞向德奧宣戰,出兵奪取了兩國租界,並希望收回1914年被日本占領的山東省。

當列強未能將這個省份歸還中國時,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了,很快就發展為商人罷市、工人罷工、抵制日貨的愛國運動,最終迫使日本同意放棄山東權益。

在試圖收回山東的同時,段祺瑞也打算使用武力統一外蒙。1919年4月17日,有「小諸葛」之稱的徐樹錚提出《西北籌邊辦法大綱》,同時6月,他將參戰軍改組為邊防軍,陸續屯紮在外蒙邊境。

此時一戰結束不久,協約國試圖幫助作為盟友的沙皇復辟。1919年發展為公開的武裝干涉。同一年,日本占據了俄羅斯遠東地區,開始向蒙古滲透,而被蘇軍擊敗的俄國白軍,也有一部分逃往蒙古,使外蒙古的形勢更加複雜化。

鑒於外蒙可能隨時脫離的緊張形勢,1919年11月7日,徐樹錚正式出兵外蒙,占領庫倫,軟禁了蒙古活佛。同時,北洋政府宣布廢除1913年的《中俄聲明》,撤銷蒙古「自治」。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日本軍隊,以「幫助沙俄復辟」為藉口,搶先進駐庫倫,徐樹錚到達後,隨即向日軍下達了最後通牒,限令日軍在三個小時內解除武裝,否則將會立刻發動攻擊。

日本派遣軍震驚於徐樹錚的強硬態度,認為他有著強大的軍力為後盾,只好不作半點抵抗,任由中國軍隊收繳武器,然後灰溜溜的被「禮送」出境。

很長時間以後,人們才知道,當時徐樹錚的兵力並不多,實際上只有不到一萬人。而他能驅逐日本人,甚至讓日軍放棄抵抗,關鍵在於他的智慧和勇氣。

三國時期,董卓率領3000西涼軍隊進駐洛陽,而洛陽當時的人口,據說超過百萬,董卓原本無法控制。為此,他讓士兵晚上扮作百姓出城,白天穿上軍服重新進城,連續數十天,迷惑了洛陽軍民,從而控制了朝廷。

1700年後的徐樹錚,也採取了相似的辦法。中國軍隊不足萬人,卻虛紮營寨,搭建了能夠容納數萬人的營房。此舉極大震懾了日本人,再加上徐樹錚的強硬態度,這才是日軍不敢抵抗的根源所在,同時徐也敲山震虎,警告了沙俄勢力,避免蒙古王公投向他們。

驅逐日本軍隊後,徐樹錚開始著手取消蒙古「自治」,而蒙古的王公們仍舊推三阻四,希望能夠拖延時間,取得沙俄殘餘勢力的支持。於是徐樹錚假意召開宴會,邀聚眾王公,在席間宣稱:「活佛不簽字,誰也不能走!」從而讓談判在一天之內,就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919年11月17日,在徐樹錚的軟硬兼施下,外蒙古向北洋政府提交了一份「撤銷自治」的申請。這一天,連同被沙俄吞併的唐努烏梁梅,同時回歸中國,這一地區的總面積高達17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個法國,六個日本。

但是,段、徐所主導的北洋政府只是名義上的中央首腦,各地軍閥仍然自行其是,而對內武力促統、對外收復失地的激進方略,終於讓皖系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收復青島讓他們失去了日本人的支持;收復蒙古讓俄國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對國內「武力統一」的方案則讓英國、美國等西方列強頗為不滿,加大了他們對直系的扶持力度。

不久後,段、徐的敵人們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皖系。於是爆發了爭奪中央權力的直皖戰爭。

戰爭中,皖系不敵聯軍,一敗塗地,段祺瑞被迫下台,徐樹錚則率兵返回內地,後來被馮玉祥派人暗殺,死時年僅45歲。

徐樹錚離開外蒙後,庫倫的防務日漸空虛。1921年,日本遠東軍和沙俄殘餘勢力合力,擊敗了中國的留守軍隊,奪占外蒙東部,蘇聯則占據了外蒙西部。一年後,蘇聯軍隊驅逐了日本遠東軍,外蒙古第二次宣布「獨立」,在事實上又一次脫離了中國。外蒙古的得而復失,這是一個不完整國家的悲哀與不幸。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2659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