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愛迷信?

CLARA L ...| 2016-07-18| 檢舉

文/蔡壘磊

只要在寧波的小夥伴,很少會沒有聽過「講肚仙」的。

「講肚仙」是寧波話,引申意思是你這話糊弄鬼呢?它的原意也差不多就是這意思,指的是肚仙婆通過「附身」在死人身上,代替他(她)與活人進行交流的意思。

肚仙婆就是類似以前的巫婆,傳說有通陰陽兩界的能力,平時看上去,普通村婦一個,一旦通了靈,那就不得了,哪怕再玩世不恭之人,旁聽之時也會莊嚴肅穆,萬萬不敢流露出半點不敬之色,因此,連流氓惡霸都不太敢來找麻煩。

講肚仙的收入不錯,因為肚仙婆人數極少,而這個村那個村死人又頻繁,因此總是「一講難求」,僱主都是上門來求的,還得托關係才能給你排上日子。

在外公過世的時候,我有幸聆聽過一次。

那時候只有屁點兒大,混在一堆親戚中間,穿過彎彎曲曲的山路,到了一個陌生的村落裡,村裡很寧靜,曬穀場上發出的「噝噝」聲顯得尤為清晰。順著不太規則的青石板路,穿過長長的弄堂,就到了肚仙婆的家。肚仙婆在房裡正襟危坐,一聲「來啦」便讓眾人心頭一跳。

幾句簡單的交談後,她便不再言語,所有人凝神屏氣,屋裡瀰漫著一股子怪怪的味道。

只聽得一聲「你們都在啊」,這就算開始了她的通靈之旅,眾人邊聽邊不住點頭,還偷偷在下面悉悉索索地小聲議論,唯獨我不知道她在幹什麼。肚仙婆一一點名,說著往事的點滴以及對未來的囑託,說到細節之處,有幾位長輩不禁痛哭流涕地迎上前去,在地上不住地磕頭。我不合時宜地問了一句:

「他們在拜什麼呀?」

惹得我媽小聲慍怒:「小孩子懂什麼,別說話。」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她當時是被外公「附體」,怪不得大家都言聽計從,還有人在聽到一半的時候恭恭敬敬地送上錢去,敢情是替外公在陰間消災解難呢。

到家以後,只記得爸媽一個勁地誇肚仙婆有真本事,把從小到大的細節都一五一十說得鉅細無遺。可我們現在知道,那就是個村婦,什麼通靈不通靈的,後來我聽說她只拜師學了三天,就出山自立門戶了。

那麼究竟她是怎麼辦到的呢?(待解)

多年前,我還被朋友拖著去算了一次命,據說準得不得了,大師在方圓幾公里之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抱著看笑話的心態,我踏上了第一次被算命的征途。

驅車20幾公里,又來到了一個看似荒蕪的村落(話說大師們怎麼都願意住在這種地方)。隨便拉了個村民問了一下,就知道了大師的住所。很可惜的是,大師「雲遊四海」去了,並未能得償一見。

拗不過朋友的堅持,週末緊趕慢趕又去了一趟,這回見到了,大師是位長相奇特的男子。

在拿了我的生辰八字以後,他就開始邊翻書邊講了。

只見大師操著一口我聽得費勁的寧波牌普通話,開始算我的職業、婚姻和未來,不得不說,他還真的有點本事,不是因為他的內容,而是他的每句話都很押韻,這沒有一定的積累是做不到的。

他說我鼻子很正,未來起碼是個處級官員(我靠,我根本沒興趣);又說我適合做金融投資(我那時還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還說我沒有偏財運,只有正財運(我又是一向不靠正財生活的),嘰里呱啦說了一堆,我就靜靜地看他表演。

算完了我,又算我朋友,這下他倒是一擊即中,前面說了什麼我都沒聽懂,說我朋友適合做警察我就聽明白了,心說還真有兩下子啊,回頭一看,我朋友是連連點頭。再定睛一瞧,我朋友的T恤上印了「police」,我靠,這傻屄,來算命竟然能穿這個出來,敢情大師是懂英文的啊。

接下來我就沒什麼興趣聽了,結束以後,他只收了我朋友的錢,沒收我的錢,說是我印堂發紅,不能收錢。難道他看穿了我是來砸場的?

但是,我朋友卻對他贊不絕口,想來他能在這裡混跡多年並擁有一幫信徒,可見也不是信口胡謅可以生存得下去的。(待解)

肚仙也好,算命也罷,離不開「套、造、靠、變」四個字,完全屬於話術和小小心理學伎倆的範疇。

1、套。

從你登門拜訪說你要找他(她)干個什麼事兒開始,他(她)就準備套你的話了,很多人被套了但不自知,那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是奔著解決問題去的,既然是有求,自然就懷著敬畏之心,就沒有了足夠的心理警惕。都說「心誠則靈」,應該是「心誠則坑」。肚仙婆只要在你進門時說一句「你這個人命苦」,你就嘩啦啦的苦水吐出來了,人生在世,誰沒有點苦處呢?中計。

2、造。

恐怖片裡最恐怖的是什麼時候?就是你認為那個恐怖的情節快要出現了,但是又還未出現,此時,燈光忽明忽暗,抽水馬桶裡有大量鮮血滲出,你清晰地聽見了自己的呼吸聲,感覺快要瘋了,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情。但當它真的發生了,似乎又沒那麼可怕。

因此,上述的恐怖並不來源於實體,而是來源於未知,而未知是靠氣氛來營造的。你進了肚仙婆的家,立刻能感受到異樣的氣氛;你進了算命先生的屋子,各種擺設就能讓你進入狀態;你進了一座廟宇,氣勢恢宏的佛像,無處不在的木魚聲就會讓你心生虔誠。中計。

3、靠。

在準備工作結束後,就進入正式交流了。不管是哪位大師活佛,無論他們使用何種話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你聽的時候覺得都很對,但如果你是個理性的人,回頭想想似乎又有點不知所云。

這就對了,除非他們事先做過充足的功課,否則他們的話永遠是「禪意深刻」,既能往這方面靠,又能往那方面靠,而你,會自動往你想靠的那裡去靠,因為你之前已經被他的準備工作給弄虔誠了啊。

他說我朋友適合做警察,沒說他就是警察啊,他想萬一你的T卹借來的呢?大師不會把話說死了,但對於本身是警察的朋友來說,他就把這兩句話等同了。就跟星座一樣,初看其實星座也挺準的,我發現天蠍座的特點跟我很符合啊,後來發現把這些十二星座的闡述全部打亂,竟然大部分也都符合,這就說明人是複雜的,並不是單面性可以概括的。比如說我理性,我覺得挺符合,但你要說我感性,其實我也符合啊。中計。

4、變。

俗話說,多說多錯。說那麼一大堆總會有露馬腳的地方吧,肯定有,有些被你自動忽略了,但有些被你給抓住了,怎麼辦呢?不得不說他們都是察言觀色的好手,只要你露出絲毫微表情,他們就能把話給圓回來,這就是變通,他們的話本身就是來回搖擺,因此,不是他說錯了,是你的理解有問題。中計。

據說肚仙有三不請,橫死者不請,冤死者不請,窮凶極惡者不請,因為怨氣太重。要我說就不是這個理由,她怕你問她我老伴兒是被誰殺的,或者我老伴幹過哪些傷天害理的事兒,她要知道這些,警察還需要費勁破命案嗎?你問這些可不就要了她老命了麼。

昨天放出預告以後,很多讀者在後台留言說,到底迷信該如何定義?很多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就一定是迷信嗎?

我就來說說迷信和科學的區別。

科學是我根據已知推斷出來的結論,推不出來的我就承認我不知道。當然我的結論隨時都在被推翻,但我很樂意,因為這意味著朝真理又邁進了一步。

迷信就是那些我不能證明我對,但你也沒法證明我錯的東西,所以才會有「信則有,不信則無」、「心誠則靈」這些扯淡的話。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實在是太渺小了,人的生命也實在是太短暫了,因此我們的認知能力是非常非常有局限的,這就給了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我們很想知道,在我們的認知範圍之外,是不是有完全不同的世界?有完全不同的個體?有完全不同的生存方式?

藉此,我們發展出了一套又一套的理論體系,有上帝派、仙佛派、真主派等等,但每派的人都只信自己的那套,並覺得其他人信奉的是垃圾,因為這個世上不會有兩個全知全能的,不然為了搶客戶還不打起來呀。

我們的這些臆想就是迷信,很多人說,你也不能證明這是迷信,你怎麼能說它沒有呢?這就是邏輯漏洞了。

臆想的產物首先需要自證,也就是說你得證明它有,而不是讓別人去證明它沒有,否則,我自己就能創造無數個教派,我可以創造一個磊磊神,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你們的甘泉雨露皆是來自我的恩賜,我還可以弄一套自封閉的系統,你試試證明它不存在?

因此,如果你問科學解釋不了的就一定是迷信嗎?答案是:是。

事實上,從古至今,已經有越來越多難以解釋的現像都慢慢被科學所解釋,發現迷信的錯誤之處是需要一個認知過程的。

那有沒有可能未來某些當時被認為是迷信的,最後被證明是正確的呢?我當然不會排除這個可能性,也就是那時候,它才能擺脫迷信的帽子,但我目前只會認知我能認知的部分,希望你們也一樣,尊重事實,尊重科學,拋棄無法自證的臆想。

為什麼迷信這種無法自證的東西信眾會如此之廣呢?它必定是有迎合一部分人的需求的,否則它就沒有生存的土壤。

1、現有條件無法滿足

以前的神婆在寺廟裡給你燒幾道符,然後在水裡彈點香灰讓你喝,為什麼你會喝?因為當時醫術非常落後,你求助赤腳醫生未果,又想病好,只能試試了。

我們知道很多疾病是自限性疾病,就是不吃藥也是會好的,雖然香灰有沒有起到「安慰劑」的作用我不清楚,但你喝了香灰水以後確實過了幾天就好了,那你是不是會認為與它有關?下次你是不是還會繼續喝?

這是一種「死馬當活馬醫」的剛需,如果你抱著這個心態,那麼就算它無效你也不會怪它,但一旦病情有點好轉,你就會大大誇大它的功效,但這隻大量存在於醫術貧乏的特定年代,如今醫院遍地,你還喝不喝?

2、控制感缺失

人是需要控制感的,每個人都害怕不在自己掌控中的東西,所以控制欲是每個人都有的,這不奇怪。但人生本來就是無常,任何我們以為掌控了的人和事,都有可能突然逃離我們的掌控,我們的生活時刻充滿了變數,也充滿了焦慮。因此,為了躲避這種焦慮,我們的大腦就會特別喜歡在我們掌控中的事物。

比如彩票,明明是獨立隨機事件,機選和人選的機率根本就是一樣(參照我的文章《獨立隨機事件》),但很多人卻非要研究走勢,並且樂此不疲。如果中了一次,那就更不得了,肯定是自己的方法對路,而不是機率降臨,接著就會繼續玩下去,結局很明顯,他再也不會中第二次了。

控制感很重要,我們說的吉祥話或者吉祥寓意就是,車牌裡帶4就不吉利了?漁民吃魚不翻面就不會翻船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美國人叫four,跟死(die)不諧音啊,沒有不吉利啊,所以車牌帶4究竟死不死不是看車子,也不看駕駛習慣,主要看司機是中國的還是美國的唄?

這就是很多人需要迷信的另一個原因,他們需要些控制感。

3、補充認知需求

這個世界很複雜,就算是現在,我們也幾乎一無所知,何況古人?

我們都需要太陽,太陽每天都會定時照常升起,讓萬物生長,給我們飯吃,給我們溫暖,給我們光亮,如果不是某種超自然的慈悲,它怎麼會這麼好心每天都準時來恩澤我們呢?白天溫暖,就算是夏天,也幾乎不會因為熱而生病;夜裡涼了,如果是冬天,在沒有足夠的禦寒衣物的前提下,就會容易生病。於是我們有了陰陽學說,陰的右邊是月亮,陽的右邊是太陽,凡是積極向上的,都跟陽有關,凡是消極低落的,都跟陰有關。為何男人屬陽,女人屬陰?這表明創立學說時雙方的地位對比,如果是母系社會,估計就是男人屬陰,女人屬陽了。

這些毫無根據的事情我們現在已經一看便知,古人的智慧畢竟就只有這些,神化就沒意思了。然而有些東西,我們到現在卻還在沿用,比如一些無法自證的傳統醫學概念——上火。你們平時生活中也會用對不對?上火脫胎於陰陽學說(底層根基就錯了),很形象化,火嘛,特點就是乾、熱,跟你的身體感受一致,符合普通大眾的認知需求,但要讓你弄清楚內分泌、細胞、呼吸道、細菌這些,恐怕大多數人都沒興趣聽了。

人的認知就是容易接受看上去最符合常識,最容易理解的那個說法,比如地心說,多形像多好理解啊,太陽、月亮,每天都繞著地球走,你能說亞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不對?那就燒死你,不是哥白尼,他是病死的,布魯諾才是被燒死的。

4、宣洩需要

人有很多時候需要宣洩,但現實不允許,有後果。

比如你很討厭某個人,但你可能不敢惹他,就想方設法弄到他的生辰八字,貼在一個布偶上,然後用針扎他,騙自己說你扎的人真的是他,這樣你就宣洩了自己的情緒,心裡就爽了。香港現在天橋底下還有打小人的,異曲同工。

再比如鬧洞房,鬧伴娘,這種習俗現在已經不被很多人所接受,但在一些落後地區,還是有很大的市場。為什麼呢?因為這種習俗也是為了宣洩而存在的,宣洩什麼呢?當然是性需求了。

平時好好地去抱一下姑娘,輕則說你耍流氓,重則有血光之災。但在習俗的掩蓋下就不同了,一切行為都會被正當化,於是趁機渾水摸魚的人就多了。為何落後地區這種習俗有存在的土壤呢?因為光棍多呀,需求多呀,你不是結婚麼?給你闢辟邪嘛。

迷信的人背後都有著各種各樣的需求,這種需求可能很荒謬,但你不能去戳穿,否則小心他們用小人扎死你!

本文旨在替你理清迷信的各種邏輯,如果你能藉此幫助身邊的人,則功德無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1780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