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還緊緊握著寶寶的小手學走路時,生怕他摔倒。轉眼,寶寶已經拚命甩開了手,自個兒歡脫的撒歡兒去了。
冬天冰冷的地面,外出時凹凸不平的馬路,一雙合適的寶寶鞋,可以很好的保護寶寶稚嫩的雙腳。那,什麼時候可以給寶寶買鞋比較合適呢?
有的媽媽說半歲之後可以買鞋,也有說1歲後開始買鞋。其實,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都有快有慢,最好以寶寶的生長能力作為參考。

在為寶寶購買鞋子之前,要瞭解寶寶雙腳的發育規律。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小腳肉肉的,很可愛,可足底卻幾乎是平的。足底差不多從寶寶2、3歲以後才會慢慢形成一些弧度,最終形成足弓。
但這個發育速度存在個體的差異,有一些人足弓最晚直到14歲左右才完全成形。寶寶0-3歲,生長迅速,新陳代謝快,所以特別容易出汗,加之足底有許多汗腺,生理性多汗也是比較常見的。
在為寶寶選擇鞋子時透氣就很重要。腳汗不僅僅是氣味和舒適度的問題,如果不透氣,可能還會造成一些皮膚疾病。

學步期是指寶寶從爬行過渡到站立,從站立學會獨立行走,直到能比較穩定行走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從8-11個月左右開始,直到3歲左右。
這個學步的過程可以分成3個階段
01、8-14個月,站立到學步的過渡期
寶寶開始嘗試著站立起來,並開始想要學習如何邁出步子。
美國兒科學會在一篇關於寶寶學步的研究文章中描述:寶寶學步時,用腳趾緊扣地面,用腳跟站穩,這樣有助於配合寶寶行走的肌肉的發育。
學步時最好不要穿鞋和襪子,因為學步期間,光腳走路能增強寶寶的觸覺,寶寶會根據他們的感知,調整自己的步調以及走路的姿勢,走起路來也更加協調。
當然,總是讓寶寶赤腳學步是不可能的。比如外出時,寶寶總想要下來走兩步。此時,一雙好鞋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02、15個月-3歲,剛學會獨立行走時期
即使已經學會了獨立行走,但是寶寶的腳部骨骼發育還是非常不成熟的,步子也走得搖搖晃晃,並不穩健,同時足弓的弧度也尚未形成(之前看過一篇報導,記得是只有20%左右的孩子能在3歲以前形成足弓)。

這個階段,在挑選學步鞋時,要選擇前腳掌蹠趾關節處容易彎折,但鞋底後部要有一定硬度,來承托後跟的學步鞋,即鞋底的前1/3容易彎曲,後2/3稍硬不容易彎折。
03、3歲以上,能行走的比較穩健時期
寶寶能穩健的行走之後,行走的時間也長了許多。鞋底太軟和太薄的鞋子就不太合適了,會顯得支撐力不足,不能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
踩下時,腳心窩外側就會著地,傷到足弓。同時,底如果太薄,減震效果也很差,容易讓踝關節受傷。因此應選擇鞋底有一定厚度並具有減震效果的學步鞋。
美國兒科學會給出了選擇學步鞋的建議:
1、寶寶的學步鞋應該輕便柔軟,方便寶寶的腳能夠靈活自然的彎曲運動。
2、寶寶的學步鞋應該是皮質或者網面透氣材料,因為寶寶比成人更容易出汗。
3、鞋底應該是防滑橡膠底。
選擇學步鞋的重點是輕便柔軟,因為寶寶穿上鞋之後也能接近於赤腳的效果。
如何為寶寶選擇健康的兒童鞋?
1、折一折

2、捏一捏

3、擰一擰

4、按一按

5、聞一聞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