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大小便觀察,寶寶的身體有哪些問題,一看便知

SnYek| 2018-01-20| 檢舉

嬰兒出生前兩三天時黑色大便,胎便

1. 母乳餵養的嬰兒:

大便呈金黃色,膏狀,帶有少量黃色顆粒,有時也帶綠色。每天3~4次不臭,突然次數增多,有腥臭味,水分增多,應考慮為病態

2. 人工餵養的嬰兒:

大便呈淡黃色或灰色,比較硬,有蛋白質分解臭味,每天1~2次

3. 混合餵養的嬰兒:

大便呈黃色或淡褐色,軟,有臭味,每天1~3次

4. 便秘:

正常孩子每天2—5便,甚至7便,超過72小時不便叫便秘,引起孩子的腹脹,嘔吐,小腸炎等。預防方法:多喝水,特別是人工餵養的嬰兒,兩奶之間,必須餵奶,水量是奶量的一半,夜間也一樣。

5. 腹瀉

非感染性腹瀉:餵養不當造成的,比如,不定時定量,食物種類改變太快,種類太多,受涼等。

感染性腹瀉:如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統感染等急性感染引起的消化道紊亂而引起的腹瀉

過敏性腹瀉:對牛奶,豆漿,海鮮等食物引起的腹瀉

注意事項:不吃生冷,刺激性食物,不吃導致腹脹的食物,不吃高糖,高脂食物,不吃粗纖維較多的食物。

6. 異常大便

饑餓性大便:大便次數增多,量少,呈綠色粘液狀,使營養不足引起的,方法是足量餵養

大便中有大量的泡沫,呈深棕色水樣,帶有明顯的酸味,是澱粉食物吃多了,對食物中的糖類不消化引起的,排除腸道感染的可能性

突然大便次數增多,水便分離,呈蛋花狀,有奶辯,是媽媽奶水中的蛋白質含量高

突然大便增多,有粘液或混有血液,排便時嬰兒哭鬧不安,有可能是細菌感染,立即去醫院

大便稀,呈豆腐渣樣,有粘液,應是細菌性腸炎,多患有鵝口瘡,去醫院就診

大便呈白色或陶土色,且伴有黃疸,應考慮是膽管閉鎖,去就醫

母乳性腹瀉:每天大便3~7次,大便呈泡沫稀水樣,氣味有特殊的酸臭味,便稀微綠,有泡沫和奶瓣,有時還帶有條狀的透明黏液。

血便:腸道出血,首先看是否給孩子服用過鐵劑或大量含鐵的食物,如果大便時赤豆樣,伴有惡臭,可能是出血壞死腸炎,如果是果醬色,肯能是腸套疊,如果是柏油樣黑,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鮮紅色,可能是直腸或肛門出血,以上情況就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8048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