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哪個季節最令乾燥綜合徵患者不適,那莫過於秋季了。如今炎炎夏日已過,天氣一方面由熱轉涼,早晚溫差加大;另一方面「燥邪當令」,天氣變得愈發乾燥。而這些都是乾燥綜合徵患者所「懼怕」的,面對即將到來的秋季,我們的乾燥綜合徵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該注意哪些呢?
01
皮膚乾燥,加強潤膚
有些乾燥綜合徵患者不僅口乾、眼乾,還常出現皮膚乾燥。秋季天氣乾燥,皮膚乾燥因此加劇,很多患者會出現皮膚瘙癢加重、皮膚脫屑、極易過敏。面對這種情況,有些患者甚至會大力抓撓,用開水燙、用醋泡,把皮膚搞得傷痕累累……
因此,對乾燥綜合徵患者來說,秋季防治皮膚乾燥尤為重要。
首先,患者們應該養成潤膚習慣。對乾燥綜合徵患者來說,皮膚油脂稀少,加強潤膚可以降低皮膚敏感性,同時很大程度上減少皮膚瘙癢發生。我們建議皮膚乾燥的患者能夠加強潤膚,輕者可以在潔面、洗澡後使用潤膚露;嚴重皮膚乾燥者,可以早晚或按需使用潤膚露,幫助皮膚鎖住水分,減少皮膚敏感性。
其次,應當減少洗澡時間,減少洗澡溫度,儘量減少對皮膚表面油脂的損傷,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最後,應該杜絕不適當的止癢方法。很多患者喜歡使用熱水燙,風油精、食醋浸泡等方法來刺激皮膚,來達到止癢目的。殊不知,這樣的止癢方法只能短時間麻痹皮膚,不僅無效,反而加重皮膚損傷,使瘙癢越發嚴重,更難治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2
如何為口腔加濕?
減輕口腔乾燥較為困難,建議採取以下措施緩解:
1
保持口腔清潔,勤漱口,必要時應用含氟的漱口液漱口,減少齲齒和繼發感染的可能;
2
口乾明顯者應當停止吸菸、飲酒等,改變可能引起口乾的生活習慣,同時加強飲水或應用人工唾液(一般在夜間使用);
3
避免服用引起口乾的藥物,如阿托品、利尿劑、抗高血壓藥物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3
欲哭無淚,眼乾症狀如何緩解?
乾燥綜合徵患者因淚腺分泌的黏蛋白減少而出現眼乾澀、異物感、淚少等症狀。眼乾者可應用人工淚液滴眼減輕眼睛乾澀症狀,預防角膜損傷,減少眼部併發症。在夜間乾燥綜合徵患者還可使用潤滑眼膏,以保護眼角、結膜。
值得注意的是,含有皮質激素的眼藥水對眼乾療效不佳且能引起角結膜上皮細胞的變性和穿孔,故不宜應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4
注意溫差,防控感染
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入秋後早晚溫差加大,天氣漸涼。不僅正常人容易感冒,對於需要長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劑的乾燥綜合徵患者來說,感染的幾率更是容易增加。因此建議患者注意保暖,能夠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物;少去或不去人多的地方,減少感染的發生幾率。
同時,對於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咳嗽咯痰、胸悶氣短等患者,需注意及時就醫,監控感染的發生,及時干預,防止病情進展。
05
重視關節保護,預防疼痛
有研究表明,風濕病患者的關節症狀與濕度、溫度、降雨、濕度等呈正相關。秋季溫差大,且常有雨水,有些乾燥綜合徵患者可出現關節症狀加重。
對於輕度的關節疼痛患者,可採用理療、熱敷等手段對症處理;但如果關節出現腫脹,或疼痛明顯加重、持續不能緩解,則要考慮是否合併有類風濕關節炎或其他風濕病,需要及時就醫。
乾燥綜合徵患者應同時加強活動,堅持進行關節的功能訓練,配合醫生堅持長期治療。平時增強營養,注意攝取蛋白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可減少關節的疼痛。
人與自然息息相關,自然界的每一點變化都會影響到人,這不僅是每位患者的直觀感受,更是千百年來的經驗總結。希望每一位乾燥綜合徵患者都能過個好秋,更上層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195080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