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驅寒的中藥里,被人們熟知且靈活運用的並不多,其中,生薑、艾葉就是很特別的存在。艾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濕止癢;生薑在中醫藥學裡具有發散、止嘔、止咳等功效。
可能你會說,只有冬天和夏天才會有寒氣,我並不反駁;但我不會承認,春天體內沒有虛寒?你看看春天有多少人感冒(甚至比冬天感冒人還多)就知道了:
春天氣候潮濕、陰冷,天氣反覆多變,空氣濕氣大,身體難逃濕氣的侵害;加之冬季隱藏的濕邪,那就更嚴重了。濕氣重的人常常表現為:昏昏欲睡,身體沉重,精神不振、腸胃不好、四肢沉重、皮膚長痘、雀斑加重等。
當生薑遇上艾葉,身體的寒會跑得無影無蹤。三種常見用法,總有一款適合你。
(一)生薑艾葉煮雞蛋
艾葉15克、生薑25克、雞蛋2個加水適量同煮;待雞蛋熟後,剝去蛋殼復入原汁中煨片刻;飲湯食蛋,每日2次。具有溫經、止血、安胎、散寒作用。
吃不慣生薑和艾葉的味道,可以適量加入紅糖調味,驅寒、補血效果不會受影響。
(二)隔姜炙
在明·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即有記載:「灸法用生薑切片如錢厚,搭於舌上穴中,然後灸之」。現代由於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已成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
隔姜炙
切一片硬幣大小的生薑,用牙籤戳幾個洞;拿一些艾絨捏成金字塔狀,再將它放在生薑上面;放到穴位上灸,灸到溫熱,當感覺燙時就拿開薑片(這樣不會起水泡留疤痕,切記)!
艾絨燒完後把艾絨倒掉,薑片不用換隻是換艾絨,每次灸七到九壯。
不同病症對應不同穴位,手腳冰涼、痛經、乳房問題、卵巢問題等,請參照本文給出的穴位 >>> 試問:誰能真正代表艾灸界?唯有隔姜灸!
(三)生薑艾葉泡腳
都知道生薑泡腳好處多,誰知加了艾葉效果更妙。艾草加薑片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濕、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艾葉生薑泡腳
艾葉一小把煮水,水開3分鐘後加入生薑,再煮3-5分鐘。水以能浸到踝骨為宜,浸泡至腳面發紅為止。
這種方法對風寒感冒、頭痛、咳嗽治療效果顯著。
一年之中的每個季節,人體或多或少都會有寒氣。不想讓寒氣留到夏天,以上三個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各位小主,各取所好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