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個願意陪你一起計劃人生的人

CLARA L ...| 2016-08-29| 檢舉

心理學家Sternberg曾提出愛情三角理論,把愛情解構為激情、親密、承諾(decision and commitment)這三個部分,他本人是這樣解釋「承諾」的:承諾指心裡或口頭的預期,包括短期和長期兩個方面,短期方面是指個體決定去愛一個人(decision),長期方面是指對兩人維持親密關係所作的持久性承諾(commitment)。

這也就是說,在體驗到激情和親密的同時,你意識到你和他都作出了愛彼此的決定,於是你的愛情在這一瞬間達到完美,但是以後呢?此刻決定愛彼此,卻沒有決定就這樣愛上一生一世。於是,所謂的完美愛情,也不過像流星一樣,燦爛一下了事。

所以,什麼樣的承諾才能稱得上是持久性承諾呢?

西班牙學者Yela以Sternberg的愛情三元理為基礎,提出了愛情四因素模型,這四個因素分別是:性愛激情、浪漫激情、親密、承諾。其中「承諾」是指雙方維持愛情關係的計劃。

這個計劃理論上應當包括一切使關係穩定的努力,好比時間計劃和生活方式的調整等等,同時還有排除萬難來維持關係的決定。

總而言之,所謂持久性承諾就是要把「在一起」這個美好的願望變成非常具體可行的東西,而實現的最佳途徑就是計劃。

筆者以為,當兩個人決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已經「在一起」了。而之所以有人可以一路走到底,而有人卻「最終不能在一起」(筆者稱之為「原本在一起,但半路分開了」),區別就在於有沒有一個兩人都能自覺遵守的計劃,來讓愛情走得久一些。

所以筆者認為,如果你希望下一次的「在一起」是永遠,那就找一個願意陪你一起計劃人生的人。

這麼說貌似有點虛,那接下來筆者舉個例子:

好比說,大一的妹子剛進校門,和一個大三的學長談戀愛,假如學長只是想燦爛一下了事,沒問題,畢業前還有一年的時間,足夠把該進行的都進行完,然後在畢業的時候把妹子打發走,美其名曰「校園戀情本來就不長久」;但該學長不,他偏要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所以,在大三這個「考研or出國or準備工作」的分水嶺,大三學長拉著才大一的妹子一起做生涯規劃,首先交流了兩人理想中的職業,確定了將來會在同一個城市工作,然後調查了就業方向制定計劃,此外,由於對中國人來說,婚姻和愛情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而要考慮雙方家庭成員的意見,所以兩人在感情穩定後也見過雙方的父母,並確定父母沒有異議,還有,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兩人相約養成了早睡早起,定時鍛煉等等好習慣。

有人說愛情會給人力量,無非如此吧!當愛情的未來被寫進了人生的計劃時,愛情就會少很多患得患失,而是充滿了安全感和正能量。

在愛情計劃中可以被計劃的當然不止這些,除了學業、工作、父母等,還可以有一些更遠、更細緻、或者更錦上添花的東西,好比說將來是打算丁克,或者乾脆生兩個,在什麼時候生,生完要不要給爸媽帶?好比將來家務打算怎麼分配?好比兩人無聊的時候,可以做些什麼?吵架了之後有沒有什麼暗號來和好?等等還有很多,凡是你覺得會影響兩人關係穩定的,或者你覺得可以讓兩人關係更穩定的事,你都可以把它帶到計劃裡來討論。然而,具體的條條框框卻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和對方的實施意圖是否堅定。

換言之,當你足夠堅定時,重點是,對方是不是也一樣堅定。

各項心理學研究顯示,對於一項計劃的實施意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執行時的自覺性和賣力程度,反之,即使計劃再好,實施的意圖不夠,那麼計劃還是很可能會失敗。所以,對完成計劃的承諾很重要,它能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承諾分口頭承諾和書面承諾兩種,最常見的書面承諾好比結婚證。

對於容易被難度嚇到的人來說,計劃的可行性也很重要,假如有一個目標近期很難實現,那就要分階段來完成,一點點地來消化,當兩人在完成計劃的途中積累了足夠多的小成功,就會覺得越來越有信心了。

好了,上面的這項新技能,get否?

那筆者接下來要提問: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未來的「他」願意對你們共同的人生計劃做出承諾呢?

心理學家Rusbult認為愛情關係中的承諾是根據滿意度、替代性及投資量等變量的情況做出的。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對現有的愛情關係很滿意,而且覺得自己付出的真不少,同時又覺得沒有人能比現在的這個人更好時,就容易做出愛情的承諾。

換言之,假如你想找一個願意和你一起計劃人生的人,也遇到一個,但是你卻覺得他完全不可能對你這麼感興趣,好比你不覺得他真的很滿意你,不覺得他離開你是件很虧的事,甚至他身邊條件比你好的妹子多得是,那麼,也許你應該做的是擦亮眼睛再等待一陣子,先驗明真心再說。

再言之,假如你想找一個願意和你一起計劃人生的人,此時遇到一個不錯的人選,但他對你不是很感興趣,你首先要做的,或許是讓自己變得無可替代,讓他使勁為你付出(好比說花錢),以及努力培養你們的感情,然後以此為鋪墊,逗引他作出承諾,然後和你一起計劃人生。

最後筆者還想談談,找伴侶時除了要看重對計劃的熱情之外,還可以看哪些因素?

筆者想藉用Facebook的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的話來給大家一個參考:「對於一個正在尋找人生伴侶的女性,我的建議是:她可以和各種類型的男人約會:壞壞的,酷酷的,有承諾恐懼症的,以及滿懷激情的,但別和他們結婚。壞男人性感的因素不會讓他們成為好丈夫。到了想安頓下來的時候,你應該找一個願意和你平等相處的男人。這類男性會認為女人應該聰明、有主見、有事業心;他會重視公平,並做好分擔家庭責任的準備,甚至非常樂意這麼做。這樣的男人確實存在。」

筆者認為,桑德伯格女士的建議非常適合當今的職場女性。在找一個願意和你一起計劃人生的男人之前,先計劃找一個愛好平等的、不畏懼承諾的、樂於分擔的男人,因為,和這樣的人一起擬定的人生計劃,才是既不會寵壞你,也不會累壞你的好計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0/node12371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