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家喻戶曉的魚尾獅居然還有這個傳聞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王子在大海中,歷經暴風雨,飽受驚嚇,一踏上本島便發現一頭英姿雄壯的獅子,便以「獅子」來命名這漁村,這就是「獅城」一名的由來了!當時的「獅城」,除了以貿易為主之外,捕魚業對於四周臨海的小小島國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經濟活動之一。

故此,當政府在考慮為國家設計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吉祥標誌」時,獅子及魚兒便成為主要的考慮對象了。這個由獅頭及魚尾結合而成的造型,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魚尾獅。它的英姿,讓許多人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並帶動了本地旅遊業的發展。

看過魚尾獅的人,都一定知道它還會噴水。更有些人在被水噴到之後,還興高采烈地說道:「肯定會發財」呢!是真的嗎?真的會發財嗎?以風水的角度而言,的確如此!新加坡河是新加坡的主要河流之一,而魚尾獅坐落的位置,恰巧為島國的「氣口」。水為財,氣動則水流;水流則財旺。魚尾獅所噴出的水,推動了氣口的氣勢,也推旺了財氣。

隨著濱海一帶填土活動積極展開,魚尾獅的所在地——新加坡河畔,便變成了淺水,導致身為新加坡水龍之一的新加坡河,就成了「龍游淺水」。此外,在濱海灣橋(Esplanade Drive)落成後,不僅擋住了魚尾獅的視野,還堵住了它的氣口!最終,魚尾獅於2002年被遷移到更為理想的位置——即現在的魚尾獅公園。05. Merlion2_newspaper

魚尾獅是只極有個性的獅子!此話怎解?在遷移的過程中,陳軍榮大師一同參與了其策划過程。原本的遷移計劃是將拆除後的魚尾獅,用船隻「海運」到新的地點。哪知一向來風平浪靜的新加坡河,當天卻起了水位升高,若強行以海陸運送,魚尾獅的頭部必定會與濱海灣橋相撞。

此難以解釋的現象,是否意味著這很有個性的魚尾獅,拒絕從濱海灣橋下搬遷呢?有基於此,最後唯有用「空運」的方式,讓魚尾獅從濱海灣橋上空進行遷移。

就這樣,魚尾獅便落戶新家了,而小魚尾獅也與之相伴相隨!開闊、無遮擋的前方,讓魚尾獅有著更遼闊的視野,意味新加坡有著更好的發展。陳軍榮大師也特別建議在岸邊做個「護手」,除了起保護作用,也可方便遊客拍照留念。

然而,魚尾獅卻於2009年2月份被雷擊中頭部。風水學上看,這或許與當時(2008年11月)開始使用的濱海堤壩(Marina Barrage)有關吧!

因為,濱海堤壩(Marina Barrage)的使用,意味著新加坡兩條水龍(新加坡河及加冷河口)所形成的「雙龍出海」格局被堵住了,才會導致諸如摩天觀景輪(Singapore Flyer)停轉、魚尾獅頭部被雷擊中的事件!

魚尾獅除了是新加坡的代表性地標外,還長期駐守於新加坡河畔,盡忠職守,守護著這個島國。若你仔細觀察,或許從某個角度,魚尾獅的威望及神情頗像新加坡的建國總理——李光耀先生,無時無刻守護新加坡。

風水學極為重視「朝向」,因此在分析魚尾獅的同時,它的坐向更是不容忽略的。畢竟,它代表國家、代表國家的風水,對國運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然而,你可知道,不管你用什麼方式來測量魚尾獅的坐向,都無濟於事,連羅盤也會失靈。畢竟,想要一窺國家的風水布局,不是件簡單的事吧?有空或有興趣的話,不妨拿著指南針或羅盤,去測量一下它的坐向,同時吸收其旺氣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9408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