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從一窮二白到亞洲首富...

2016年,新加坡的人均GDP 為52961美元 ,高於任何一個亞洲四小龍,也高於日本(日本2016年人均GDP為38895美元),位列世界第九,亞洲第一。

在我們的印象中,新加坡由於占據了一個優良的地理位置(扼守馬六甲海峽),所以一直一來就是繁榮富裕的。直到前段時間看了一部新加坡的電影《我們的故事》,才發現獨立前後的新加坡,到處都是農村、農民,除了一個港口,什麼也沒有。

1965年,新加坡被馬來西亞從聯邦中驅除出來,被迫獨立。

獨立時候的新加坡,人均GDP為320美元,同一年中國的人均GDP為240美元左右。可以說,剛獨立的新加坡,跟中國一樣,是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1965年,美國人均GDP為4000美元左右)。

新加坡當年要是像今天這樣富裕,馬來西亞怎麼捨得將新加坡趕出去?當時的新加坡,百姓生活水平甚至還不如馬來西亞,以至於新馬分家的時候,很多居住在新加坡的人,跑回了馬來西亞。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很清楚了。新加坡在李光耀的帶領下,一路狂奔成為亞洲四小龍,而且在亞洲四小龍逐漸褪去光環的時候,新加坡卻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經濟總量在2012年超過了跟新加坡情況類似的香港。要知道,新加坡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都只有香港的2/3左右,而且在2000年的時候,新加坡的經濟總量還只有香港的一半多一點。

和香港講廣東話,台灣推廣閩南語不同,新加坡將中文的官方語言定為和中國一樣的普通話,將中文的官方文字定為簡體字。而新加坡華人的傳統語言是閩南話(和台灣一樣)。

1978年總設計師訪問新加坡,李光耀在晚宴上說:「新加坡的華人都是從廣東、福建來的家無寸土、目不識丁的苦力後代。中國有的是狀元文人學士的後人。新加坡能夠做到的,中國能做的更好」。

未來的中國,將有無數個「新加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7066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