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天后孫燕姿向來給人陽光四射的印象,但她坦承跟大家一樣,也有「黑暗」的時候,比如當像兒子不聽話的時候。舞台下的孫燕姿不工作時,就是孩子的「司機」和「補習老師」。
11月4日至9日在台灣誠品信義店6樓展演廳舉行的「孫燕姿 No.13作品:跳舞的梵谷特展」開幕活動。
展覽上,有孫燕姿生活中的13樣選品在「日常姿味」展區,展露她日常生活的樣貌,比如老公為鼓勵她而送的床頭書、她覺得舒服所以穿了10年的睡衣、環保餐盒和水壺等。
將培訓補助用在學畫畫
聽過孫燕姿自出道以來的12張專輯,採訪當天第一次看到她的畫作,比想像中厲害,簡約利落。
有趣的是她學畫畫跟新加坡政府提供的「技能創前程」培訓補助(SkillsFuture Credit)有關,她把這筆錢全用在學畫畫。
好奇她是否自小喜歡畫畫?
孫燕姿笑說:「小時候,有同學討厭畫畫,付我五元幫忙畫美術功課。」
她近年樂於學畫畫,從水彩畫、油畫到素描。孫燕姿在作畫過程中,對「先有陰暗處,才會有明亮面」有了更深刻感悟,並對自己熱愛的音樂有了新想法。
以展覽方式呈現音樂
孫燕姿出道17年,她希望以不同方式呈現音樂,因此辦這次的展覽,讓大家從中感受她新專輯《孫燕姿NO.13作品:跳舞的梵谷》的音樂。
昨天,孫燕姿帶媒體率先觀展,整體空間以繪畫為基礎的幾何形狀,及梵谷畫中常用顏色作為設計發展概念,每一個展區都別具特色。
例如其中的「千姿百態」展區,層層疊疊弔掛350公分高的孫燕姿巨型照片,利用網紗印刷技術,歌迷們可以穿梭其中,與孫燕姿來場藝術級的合影。
另一個「畫中燕姿」展區,孫燕姿的原創畫作結合油墨導電藝術家曾偉豪的技術,藉由觸碰畫作,聆聽孫燕姿傳遞《跳舞的梵谷》旋律。
展覽暗門讓歌迷走入孫燕姿世界
策展團隊Inception啟藝也邀請藝術家紀人豪、陳青琳、徐薇蕙,三人分別以孫燕姿的新歌為出發點,透過不同藝術家的詮釋,感受音樂與視覺結合後所「再生」的創作能量。
展覽中暗藏一道門,高度特別設定為孫燕姿身高162cm,將她的畫作手稿,以及陪她遊歷世界的行李箱放置於小房間內,讓歌迷走入她的世界。
特展中,孫燕姿畫的第一幅油畫是根據人像照片所畫;也有在拍攝《跳舞的梵谷》MV時,孫燕姿嘗試演出不同的角色,多面層次帶給她巨大挑戰,回家後靈感來了,創作出一張筆觸簡約,卻十分傳神的自畫像。還有一隻耳朵飛起的狗畫作,那不是她的狗,就覺得有趣而畫。
現場也設有QR code提供手機掃描留言,都會變成日曆投影在展區里的白色風衣。
「一張一張飛過的日曆,拼湊剪貼一件風衣」,此區的靈感來自於新專輯裡《風衣》這首歌,而展出的風衣更是由孫燕姿親自設計,風衣上的造型是她對比歌詞所發想出的創意。
趕回新加坡為兒子慶生
孫燕姿接受本地媒體訪問時,聊到自己平日的活動說:「我會載兒子上學、教他做功課、幫他洗澡、替他按摩,他好喜歡,哈哈!」
聽起來兒子很黏她?她笑著點點頭,自己這趟來台北匆匆兩天,今天趕回新加坡準備明天為兒子慶祝生日。孫燕姿又俏皮地笑說:「其實這次來台北也算是break(休息)。」可見星級奶媽不易當。
平時休閒的時候,她還喜歡穿梭在小販中心和咖啡座之間,享用新加坡美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7056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