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美國當糕點師傅夢想 碟子蒸糕第四代掌門人回國接管家業

 

本地著名馬來糕點碟子蒸糕(Putu Piring)檔口的第四代掌門人為了繼承家業,放棄了在美國擔任糕點師傅的夢想。她目前同丈夫一起經營四家檔口,更研發出巧克力口味的碟子蒸糕。

根據《亞洲新聞台》的報道,著名海格路碟子蒸糕檔口第四代掌門人Aisha Hashim的曾祖母在二戰時期便開始以售賣碟子蒸糕養家。她則是在小學離校考試之後,首次嘗試製作碟子蒸糕。

「那個時候,我要求父親買很多東西給我,如隨身聽,所以他就開口問我要不要到檔口幫忙。」

「我父親的想法是不能寵壞孩子,他們要什麼,就必須有所付出。所以我就開始幫忙製作碟子蒸糕。」

放棄理想?

Aisha的夢想是當一名糕點師傅,並在完成中學學業後,到新加坡酒店協會酒店與旅遊管理學院(Shatec)修讀糕點烘焙方面的文憑。

她接著到希爾頓酒店工作一年,然後一邊為到美國進修做準備,一邊在父母的檔口幫忙。

Aisha到美國羅德島的詹森威爾斯大學進修,並在完成學業後,到麻薩諸塞的波士頓海港酒店工作。富有才華的她很快就升職成為酒店的助理糕點師傅。

「當我成功將餐館的甜品等級從三顆星提高到四顆星,我覺得我取得成就。終於,我做了些什麼。」

父母親的碟子蒸糕生意,讓她有機會遠赴美國進修、取得她首個事業方面的成就。但,她也因為碟子蒸糕,比預計中更快回到了新加坡。

「當我的母親打電話給我的時候,我很開心。」

不過,對方的聲音卻和以往不同。她說:「Aisha,我有事要告訴你。」

Aisha的父母親必須為海格路的檔口找尋新的地點,因此需要她回到新加坡幫忙。

孝順的Aisha立即回到新加坡,並在2009年將檔口搬遷到奧南路(Onan Road)一帶,而那也是她同丈夫Nizam Iskandar相遇的地方。

Aisha後來發現,回到新加坡將家族生意帶到另一個高峰,「比起當糕點師傅是更重要的任務」。

「我取得更高的成就。」

員工短缺 每天工作約近16個小時

兩人目前在全島各地開設四家檔口,每天售賣約7000個碟子蒸糕,讓這個事業起死回生。

雖然碟子蒸糕看似簡單,但製作過程非常繁瑣。Nizam說,自己每天必須工作12到16個小時。

「每天早上6點半到7點,我需要將貨車從住家開到工廠,把所有的食材帶到各個檔口。」

除此之外,他也必須監督中央廚房的員工,以確保碟子蒸糕的品質。

「一些員工還很新,他們可能沒有經驗,無法判別麵粉煮熟了沒有。」

兩人目前面臨員工短缺的問題,在聘請年輕員工方面尤其困難。

「以前,是員工找上門來,現在我們必須去找他們。」

租金方面也比起以往高出許多。

「在2009年之前,租金是差不多500元,現在高出了10倍。」

因此,Aisha的檔口也售賣其他的糕點如餅乾、糯米飯、羅惹等。

研發新口味碟子蒸糕

兩人製作碟子蒸糕的方式也有了改變,例如切椰糖的工序已由機器代替。除此之外,Aisha也在位於宏茂橋的檔口研發出巧克力口味的碟子蒸糕。

「我們開始售賣巧克力口味的碟子蒸糕。附近有幾所學校,學生都很喜歡,所以我們可能會研發出更多其他口味。」

毋庸置疑,最受歡迎的仍然是椰糖口味的碟子蒸糕。

「當然,傳統的口味更好。」

Aisha的父親也說,檔口高達90%的顧客是華人,而且「他們很喜歡碟子蒸糕」。

來自美國、韓國、日本等的外國人也到他們的檔口嘗試這款糕點。

「他們來這裡就是為了吃碟子蒸糕。他們想要嘗試一些比較不一樣的東西。」

Aisha同Nazim目前正在考慮使用更多的機器,讓孩子以後繼承事業時更加容易。但他們也做好心理準備,孩子可能沒有意願接管生意。

「我知道要做碟子蒸糕不容易。我會讓他們做他們想做的事。不過,當我看到碟子蒸糕,我就會想起曾祖母、我母親的故事,當然還有我自己的婚姻。」

「碟子蒸糕是馬來族的傳統糕點。我們不想看到它就這樣消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6807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