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杜特爾特主持東協峰會對華示好 對南海調門趨柔和

外媒稱,據一份主席聲明草案稱,東南亞國家將在馬尼拉召開的領導人峰會上對南中國海爭端採取比以往更柔和的調門,而且不會提及軍事化或島嶼擴建等內容。

據路透社4月26日報道,該草案摘要顯示,儘管一些東協國家領導人將就這片有爭議海域「不斷升級的行動」表達「嚴重關切」,但東協將「不再提及、甚至不再暗示中國在該海域擴建人工島嶼及修建軍事設施的做法」。

報道稱,該聲明將是去年聲明的緩和版。就在該聲明發表之際,東協輪值主席國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展開了魅力攻勢,向中國頻頻示好並避免了圍繞著南中國海主權問題的爭吵。

但東協秘書處的一名外交官對路透社記者說,官員們仍在對這份聲明草案進行修改,「它仍會有改動」,在29日峰會結束時才會被正式公布。

據美聯社4月25日報道,本周在馬尼拉出席年度峰會的東南亞國家領導人將對南中國海領土爭端表達嚴重關切,但從將在會議結束後發布的聲明的草案可以看出,他們在這個令亞洲和西方國家政府日益警覺的問題上,將使用克制的語言。

使一度遇冷的中菲關係轉暖的菲律賓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將於29日在馬尼拉接待其他東協國家領導人。

報道稱,美聯社記者25日獲得了將於峰會結束時發表的「主席聲明」的草案,然而,這份草案中並未提到認定中國對戰略性航道的主張無效的仲裁決定,只是表達了「一些領導人」對「該地區活動升級」的嚴重關切。

聲明草案說:「我們認同一些領導人對該地區最近的事態發展和活動升級的嚴重關切,這可能導致該地區局勢更加緊張,破壞信任和信心。」

報道稱,與過去相比,這份長達20頁的聲明草案討論南中國海問題的篇幅更少。去年的聲明對領土爭議問題談論得更多,還對「填海造陸」表達了擔憂,暗指中國近年來在爭議海域造島的行動,但沒有直接點名。

中國堅決反對將領土爭議提交國際討論。中國更傾向於與各爭議方進行一對一的談判,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把美國排除在外,中國指責美國干涉亞洲事務。

報道稱,對於中國在南中國海爭議海域日益強硬的行動,華盛頓一直是最積極的批評者之一。美國海軍繼續在南中國海巡邏,並聲稱這是為了在這一繁忙的商業航道維護航行和飛行的自由。

去年6月上任的杜特爾特一直在修復因領土爭議而受損的對華關係,同時對菲律賓的條約盟友美國持敵對立場。

杜特爾特說,他將在自己6年任期內的某個不確定時間,與中國討論菲律賓在仲裁案中的勝利。批評人士說,這一立場可能導致中國履行這一歷史性裁決的可能性變小。

據共同社4月26日報道,東協29日將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首腦會議。考慮到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等建設軍事基地之舉,草案明確寫道,多位首腦均表示「嚴重關切」,但未對中國進行點名,內容上體現了對中國的顧慮。

在南海問題上,東協各成員國與中國親疏各異,因此意見存在分歧。圍繞聲明的措辭預計將持續討論到會議當天,而各首腦能在何種程度上達成一致意見將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另一方面,東協和中國正在推進給禁止在南海使用武力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賦予約束力的行為準則。在此前的磋商中,準則的框架大綱基本敲定,計劃5月舉行高官磋商。

另據法新社4月26日報道,東協峰會聲明草案顯示,東南亞領導人本周將對南中國海「活動升級」表示關切,但將避免直接批評中國。

在馬尼拉舉行的東協峰會將於29日結束,屆時將發布該聲明。該聲明反映了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試圖緩解與中國的緊張關係的努力。

這份草案還提到,在就南中國海行為準則達成框架性協議方面取得了「進展」。菲外交人士說,框架性行為準則也許將於6月前完成。中國對會談表示樂觀。

本屆東協峰會的舉辦地菲律賓國際會議中心(路透社)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4880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