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批俄火上澆油:納卡衝突或演變為核戰爭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1月21日發表題為《這是地獄般的軍備競賽(還有俄羅斯在火上澆油)》的文章,作者為塞巴斯蒂安·羅布蘭,編譯如下:

今年,一場令人擔憂的軍備競賽升級到了戰爭的邊緣。彈道飛彈、武裝直升機、多種火箭炮系統甚至核材料走私活動都被牽扯其中。

競爭雙方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而兩國絕大部分先進武器均由俄羅斯提供。28年來,信奉伊斯蘭教的亞塞拜然與信仰基督教的亞美尼亞圍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展開了激烈衝突。納卡問題的歷史根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從本質上講,納卡是個多元地區,居民以亞美尼亞族為主,其行政管轄權在蘇聯時期屬於亞塞拜然。1988年蘇聯尚未解體時,納卡地方政府投票決定併入亞美尼亞共和國。一場政治衝突升級為全面常規戰爭,坦克、大炮和戰機紛紛亮相。雙方都犯下暴行,推動民族清洗。

俄羅斯軍人和裝備最初同時湧向衝突雙方,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莫斯科漸漸站到了亞美尼亞一邊。1994年公布停火協議前,已有3萬多人死於戰火。隨後亞美尼亞控制了事實上的納卡共和國,但後者沒有得到國際社會承認。令人遺憾的是,戰爭的創傷仍在繼續化膿潰爛,據信自停火協議公布以來已有3000多人死於零星交火。

看看兩國今天的人口狀況,你會發現這場衝突的奇妙本質。亞美尼亞人口約有300萬,亞塞拜然則逼近1000萬。不僅如此,憑藉豐富的石油財富,亞塞拜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幾乎是亞美尼亞的2倍。亞塞拜然的國防預算甚至超過亞美尼亞國民預算總和。但凡正常的分析結論都會認為亞美尼亞在軍事上處於極端劣勢。然而,歷來取得更多軍事成果的卻是亞美尼亞。

造成這一結果的因素之一顯然是俄羅斯的支持。在那塊中亞地區,俄羅斯是無可爭議的霸主。時至今日,俄羅斯依然是亞美尼亞的親密盟友。駐紮在亞美尼亞城市久姆里的5000名俄羅斯軍人,以及龐大的軍售規模,都是俄方支持的明顯例證。

不過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統計,亞塞拜然85%的軍事裝備同樣來自俄羅斯。2010年到2014年,亞塞拜然引進了多達40億美元的俄羅斯武器。

過去10年來,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偶然爆發的邊界衝突逐步升級,到今年4月發展成了自停火以來最為血腥的戰鬥。兩國都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亞塞拜然動用步兵、坦克、武裝直升機、無人機和炮兵,向納卡前線發動全面進攻。戰鬥持續了4天,新停火協議使亞塞拜然收穫了小塊領土。

亞美尼亞不可避免地注意到,襲擊己方軍隊的米-35直升機、TOS-1「噴火坦克」和「龍捲風」火箭炮恰好來自表面上的盟友:俄羅斯。亞美尼亞國內因此出現了反俄思潮。

大多數觀察家認為,除非局勢有所改變,否則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很可能爆發新一輪激烈衝突。雙方都升級了軍備物資。

最值得注意的動向是,亞美尼亞於今年9月展示了先進的「伊斯坎德爾」彈道飛彈系統。俄羅斯只把這種飛彈出口給了亞美尼亞。一些更有錢的國家,比如韓國,想要購買,但未能如願。亞美尼亞總統謝爾日·薩爾基相聲稱,這些飛彈是幫助亞美尼亞國防能力對抗亞塞拜然財政能力的必要工具。這種邏輯得到了莫斯科的認同。

「伊斯坎德爾」飛彈具有核能力。雖然乍看之下,認為一個只有300萬人口的國家能夠發展出核武器是一種荒唐的想法,但我們確實有擔心的理由。亞美尼亞已經在梅察莫爾建有民用核電站,工作人員接受過核科學培訓。除此之外,已經有太多亞美尼亞人因為妄圖向國外走私鈾材料遭到逮捕。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還擁有相對陳舊的「圓點」彈道飛彈。雖然年紀不小,但「圓點」依然破壞力驚人。

俄羅斯還向兩國出售了威力強大的火箭炮。由於火力範圍較廣,火箭炮有可能造成平民傷亡。有30套BM-30「龍捲風」火箭炮系統被賣給了亞塞拜然,另有6套賣給了亞美尼亞。

與亞美尼亞不同,亞塞拜然還能從其他國家得到軍火。以色列向亞塞拜然出售了多款無人機,最引人注目的要數自殺式無人機「哈比」。「哈比」無人機可以遙控操作,也可以在即發即棄模式下直接發射出去。

亞塞拜然還炫耀說即將購買以色列先進的「鐵穹」系統,用來擊落敵方火箭彈和飛彈。不過有分析師懷疑這筆交易能否成功,一是因為「鐵穹」的造價,二是因為這套系統可能對付不了「伊斯坎德爾」飛彈。

亞塞拜然還有一位支持者是土耳其,這些國家的關係網因此變得更複雜了。亞塞拜然陸軍展示過土耳其「眼鏡蛇」裝甲車、ZPT防地雷車和土耳其羅克特桑公司生產的多款火箭炮。

不斷升級的軍備競賽刺激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通過軍事手段解決納卡問題。亞塞拜然憑藉更雄厚的財政能力構建起常規軍力優勢,認為足以將亞美尼亞軍隊趕出納卡地區。另一方面,亞美尼亞相信可以利用「伊斯坎德爾」飛彈摧毀亞塞拜然境內的戰略目標,認為「伊斯坎德爾」飛彈是對付亞塞拜然大舉攻勢的威懾力量。這些想法都不利於兩國避免未來的衝突。(編譯/劉子彥)

圖為「伊斯坎德爾」M戰術飛彈發射車資料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567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