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5日,羅斯福的衛隊長卡爾遜來到了延安,與毛澤東進行了長大12天的多次交談。同年8月7日,卡爾遜返回漢口後,逢人就說:「我在華北縱橫1,500英里,三次穿越日本的封鎖線」。他所採訪的中共敵後抗日根據地,有陝西,綏遠,山西,河北和山東等地。本文摘自微信公眾號「明德史館」,作者楊之,原題為《他是羅斯福總統的密友,也是採訪毛澤東的首位美國軍官!》。
1942年,毛澤東在整風運動中同幹部談話(圖源:VCG)
1937年7月15日,美國喬治亞州的溫泉「小白宮」。美國總統羅斯福正在與他的衛隊長卡爾遜密切地交談著。還有幾天卡爾遜就要以美國軍事觀察員的身份前往中國,考察中國的抗戰情況。還是兩年前,海軍陸戰隊上尉納爾遜接到一個光榮的任務,由他擔任羅斯福總統的護衛隊副官。當時,羅斯福總統因為癱瘓,正在美國喬治亞州的溫泉「小白宮」(warm springs)療養。
從那時起,卡爾遜與羅斯福總統朝夕相處,形影不離。雖然兩人身份懸殊,羅斯福總統卻與性格倔強而又浪漫的卡爾遜衛隊長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卡爾遜還與羅斯福總統的長子詹姆斯·羅斯福結成了鐵哥們關係。兩年來,卡爾遜為羅斯福的安保工作,兢兢業業,令羅斯福總統感動無比。此刻,卡爾遜要到中國了,羅斯福總統真有點捨不得。他對卡爾遜語重心長地說:「你到中國之後,可以直接與我寫信,及時彙報你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我們的通信要絕對保密,不能讓外人知道。」
在喬治亞州溫泉的「小白宮」,卡爾遜與羅斯福總統度過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時光。但是,卡爾遜是一個閒不住的人,他生性愛好旅遊,喜歡冒險。性格決定命運,他的一生中有大半是在世界各地戎馬倥傯的漂泊中度過的。從更廣闊的意義上說,人的命運是由他的時代決定的。1912年,年僅16歲的卡爾遜謊報年齡,報名參軍,先後在菲律賓和夏威夷服役。1917年美國參加一戰,當時還在服役的卡爾遜被派到美軍駐歐洲戰場的美國統帥約翰·約瑟夫·潘興那裡,擔任潘興將軍的參謀處助理副官長,並在戰爭中英勇負傷,獲得勳章。
1921年,卡爾遜復員。但是,他非常留念軍營生活,於是在1922年加入海軍陸戰隊。1927-1929年,卡爾遜在派駐中國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中服役。1930年代初,卡爾遜又被派到中美洲的尼加拉瓜服役,在那裡執行「剿匪」任務,戰功卓著。在1935年擔任羅斯福總統的衛隊長之前,他的足跡已經遍及美洲、亞洲、歐洲等地區。1937年7月,中國抗戰全面爆發。中國是卡爾遜曾經生活的地方,他對中國的抗戰情況非常關心。於是,他向羅斯福總統提出請求,要到中國去考察。這就有了1937年的卡爾遜中國之行。
卡爾遜上次來中國的時候,正值中國北伐,他親眼目睹了國共分裂,並在此期間認識了著名記者斯諾。在其後的歲月中,卡爾遜與斯諾成為好友。此次卡爾遜再度來到中國時,斯諾剛剛完成他的名著《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的寫作。斯諾還將他的《紅星照耀中國》書稿交給卡爾遜看。斯諾在書中對中共領袖毛澤東和「紅軍」的長征故事、抗戰事跡進行了高度的讚揚,這讓性格頑固的卡爾遜半信半疑。卡爾遜的懷疑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還沒有見過一個共產黨人。於是,卡爾遜決定到西北的中國抗日根據地去實地考察一番,以證明斯諾所說是否真實。
卡爾遜與美國駐華大使詹森是好朋友,又是羅斯福總統的親信。因此,當他提出以美海軍陸戰隊情報官的身份去西北考察中共的抗日情況時,美國駐華使館、軍方領導以及蔣介石都爽快地答應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5628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