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戰略核潛艇在深水區的航行不一定絕對安全,不僅面臨的是水下陌生的地貌和生物環境,還要面臨水面上的威脅。現代海軍用于軍事領域的測量船/間諜船發展迅速,這種船隻通常不要求有很高的機動性,大多數採用攜帶聲吶的先進深海探測裝置進行監聽、部署,這種技術一直是一個國家配套核潛艇使用的重要船隻。
美間諜船多次來中國周邊海域
美國伴隨著重返亞太的旗號,戰略核潛艇更想要來中國附近建立核威懾,西太平洋對於美國海軍來說是一個相對陌生的海域,水下環境美國人摸不著頭腦。因此美國從十多年前就開始派出監測船對整個這一區域進行前端勘探,一方面是熟悉周邊地形,另一方面也是在尋找中國的潛艇動向規律。
與中國打交道最頻繁的可能就是美軍一艘名為「無暇號」監測船了,2009年中國海監、漁政等多艘船隻曾與其發生對峙,五角大樓當時的聲明這樣說道:"2009年3月8日, 5艘中國船隻跟蹤並危險地接近無暇號,明顯蓄意騷擾正在公海進行日常作業的美國海洋監測船"。其實真正的情況大家也都清楚,美國間諜船公然到中國海域進行間諜活動。
「無暇號」間諜船是一艘雙體間諜船,用來偵聽水下潛艇音響的專用船隻,其實際用途只有偵察水下潛艇。「無瑕」號上部署了美軍目前最先進的聲吶系統「SURTASSLFA」。系統收集聲吶數據後,將信息由衛星傳輸至岸上基站進行分析或引導反潛攻擊。這種船隻對中國潛艇在該區域的訓練和遠洋航行都是一種威脅,那中國有什麼方法反制美國戰略核潛艇呢?
其實中國也有類似的監測船隻,前不久國內最大雙體船「瑞利10號」順利下水,該船具有較好的水下探測性能。總長82米,型寬32米,設計排水量5300噸。外媒分析認為,時隔7年後,「瑞利10號」誕生,表明中國在潛艇監測船方面邁出了實質性一步。「瑞利10號」的性能在某些方面甚至勝過美國「無暇」號。
如何搜尋到水下核潛艇?
50年代開始使用的拖曳式變深聲吶(也叫拖曳式拖體聲吶),是將基陣安裝在拖體內,拖體長數米,重數噸,由反潛水面艦艇、掃雷艦或反潛飛機拖曳,用於主動對潛搜索、探測水雷、海底等。拖曳式線列陣聲吶是在拖曳式變深聲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性能更優。前者是被動式聲吶,後者是主動式聲吶;前者工作深度可達到數百米至千米,後者僅為數十米。
軍事評論員符義鵬指出,其實發現潛艇最好的辦法仍然是加強對潛射飛彈的探測能力。只要它敢打飛彈,第一時間就推測出它的位置,重點關注的就是美軍「戰斧」、「捕魚叉」這類的掠海飛行的巡航飛彈。越早發現它,就越容易推測出潛艇的位置,比如飛彈剛出水面時的火箭助推器,具有很強的紅外特徵,如果被探測到,基本可以馬上鎖定潛艇的位置。
不管是魚雷管發射,還是垂直發射管發射,都不會距離很遠。像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前4艘被改造成對陸攻擊的戰斧,攜帶154枚。如果發動對陸攻擊,絕不可能只打一枚。連續發射幾十枚的話,需要較長時間,探測到它的機會也比較大。可以由小型快艇施放一個系留氣球,把紅外探測設備放到幾公里高空,對大範圍海域進行偵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8365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