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不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了?

每一項對於世界各國在健康或生活水平方面的排名都不可避免地給北歐國家一個不聲不響、傲視群雄的展示機會,而最近發布的最新、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全面的一項研究結果也並無二致。但此項調查更多揭示的是各國在可持續發展努力方面面臨的廣泛弱點,防止我們和我們的星球毀於自己手中的快捷方式,以及北美國家美國所面臨的具體災難。

據《柳葉刀》雜誌最新發布的報告,在實現聯合國(UN)所設立的健康目標方面,冰島、瑞典和新加坡走在世界的最前面。該報告採用聯合國設立的可持續發展的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對於各國所存在的明顯(貧困、水清潔、教育)及不明顯(社會不公平,產業創新)問題進行了衡量,來自124個國家的超過1870名研究人員依照聯合國給出的健康目標對33個不同指標的數據進行了編制。

如此大規模的調查源自一項10年之久的防控疾病傳播的全球性合作。大約在一年半之前,相關研究人員意識到,他們的數據或有助於衡量人類在實現「自我生存」這一始終不懈的宏偉目標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在此期間,其中的一些發現令人不安,其中就包括我們這個星球上最大的經濟體(更不要說數十億美元的健康食品和健身產業)美國竟然排在日本和愛沙尼亞之間的第28位。

此圖顯示各國在實現聯合國健康目標方面取得的成績

消除疾病和提高民眾生活水平這些宏圖大業吸引了全球一些最著名的人士投身慈善事業。Facebook Inc.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妻子普萊西拉·陳(Priscilla Chan)9月21日就宣布捐款30億美元用於上述事業。而眼前這份報告本身也得到比爾·蓋茨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資助。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自身也是對聯合國提出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這一倡議的延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包括從2000年到2015年幫助10億人脫貧、實現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減半以及60%產婦獲得保健等。

上述研究團隊對從世界範圍採集的有關數十個話題的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比如,為確保收集到全球各地疫苗覆蓋情況的合理數據,研究人員查閱了公共調查、醫藥企業的相關記錄及接種記錄等大量資料。華盛頓大學全球健康教授、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克里斯多福·穆雷(Christopher Murray)表示:「我們不一定要相信每一方的話,有很多時候都可能出現漏失或有失偏頗的情況。」

美國的33項健康指標在188個國家中排名第28位

美國在水質、公共衛生和兒童成長方面的得分最高,這是值得稱道的一面。毫不奇怪,美國在人際暴力(涉槍犯罪)方面的表現給它的總體得分拖了後腿。而它在應對自然災害、愛滋病防控、自殺、肥胖和濫用酒精方面的表現也同樣令人關切。

同樣引人注目的是美國的基本健康指標。這些指標在其他一些已開發國家也同樣有待進步。美國在每10萬名產婦的死亡率這一項排名第64位,在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方面排名第40位。

穆雷表示,與西歐一些國家相比,美國並未取得其應有的表現。

報告指出,在全球各地,無論經濟情況發達與否,兒童肥胖的問題正日益加劇。

作者對五個國家/地區取得的突出成績給予了高度讚揚:

* 在結束連年戰亂後,東帝汶自2000年以來重建了衛生醫療體系。

* 塔吉克在上世紀90年代對衛生體系進行了改革,在打擊瘧疾的戰爭中贏得了勝利。

* 哥倫比亞的健康保險項目造福了更多民眾,保險範圍也擴展到了癌症等領域。

* 中國台灣頒布的道路安全法降低了汽車事故的死亡率。

* 以微弱優勢領先新加坡和瑞典而排名世界第一的冰島因大力戒菸及公費健康保健體系而獲得讚揚。

穆雷表示,上述研究團體允許組織者「使用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地方信息來源以及只有部分當地人才可能知曉的冷門數據「。但考慮到模糊的分類及費解的方法,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卻是一個艱難的起點。紐約大學經濟學家威廉·伊斯特利(William Easterly)譏笑聯合國發展目標是「毫無意義、白日做夢和斷章取義「。

但衡量聯合國目標的進展可不像拿聯合國官僚開心那麼容易。而這恰恰是新《柳葉刀》集團想要做到的:對全球公共健康進行梳理,來檢驗各國的成就或不足。此次研究所涉及的浩繁工作使得對聯合國健康目標進行衡量顯得更加艱巨。研究人員迄今為止只做到了對聯合國調查指標中的70%進行分析。

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健康學院院長琳達·弗萊德(Linda Fried),結果可能並不滿意,但若是我們無法在什麼是關鍵的問題上取得共識,我們便永遠不能取得成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827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