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們直播收入這麼高你們交稅了嗎?

CLARA L ...| 2016-07-13| 檢舉

如果只是注重觀看數量和網紅的打賞額度,而缺乏進一步提升其內容質量,深耕平台與服務方式,或許網紅經濟最終只能淪為泡沫經濟。

papi醬前天晚上在八大直播平台進行了首次網絡直播。papi醬不僅上演了逗比團隊的日常,還直面回答了自己的生活問題。從結果來看,無論是觀看人數、打賞的收入,似乎都很不錯。

不過,作為2016年的第一網紅,papi醬當天晚上的收入似乎不如那些單場幾十萬的網絡女主播。

當晚八家直播平台中的一家公布了官方數據,稱當晚papi醬獲得站內打賞高達6318840個金幣(註:100直播金幣=人民幣1元)。對此,活躍於網絡的某博主表示,「打賞6萬多就全網第一了,那些單場幾十萬的傳說是什麼鬼?」

「這是什麼鬼」,是否無意間道破了網絡直播的「潛規則」呢?雖然現在網紅經濟十分搶眼,似乎日入幾萬元的網絡主播到處都是。但問題是,這些數據都是真實的嗎,比如觀看直播的人數、主播收到的打賞或禮物,真的有那麼多嗎?

據媒體報導,知名遊戲主播小智就曾在直播時指責直播平台在觀看人數上造假。比如進來一個新觀眾,系統會顯示10個,進來100個會顯示231個。總之,觀眾越多,系統提升的倍數越高,最終的數據也就越不真實。此外,直播平台刷觀眾業務,似乎也開始變成一種「產業」,猶如某電商平台上存在的「刷單」一樣,有一批專門為此提供服務的「公司」。比如,花2元就能獲得2000個粉絲,花6元就能讓直播全天都有1000人觀看。

觀看人數上可以造假,那麼打賞送禮物呢?不會真金白銀地去刷吧?但據某網創始人說,直播平台的刷單方式其實是可以空手套白狼的。

比如,某網紅經紀公司大批量向直播平台充值,可獲5折優惠。即充值1000萬,平台會給予等值2000萬的虛擬幣。然後經紀公司再把這些虛擬幣通過自家各個ID打賞到自家網絡主播上。而最終提取這些虛擬幣時,公司會與平台進行五五分成。如此,雙方沒有任何成本損失,卻把平台、網絡主播的名氣、流量都提上去,各自也獲得所需要的流水。當然,有「損失」的自然是參與這過程的普通網友,他們成唯一真實的貢獻者。

其實,我們並不反對網紅經濟。「網紅經濟」是網際網路內容新的輸出方式,是技術突破、發展過程中衍生出的新經濟形態模式。某種意義上,也是「粉絲經濟」的延伸。只是這些平台讓這種「粉絲經濟」不再成為明星的專屬,讓普通民眾也有機會從中受益,成就個人價值、品牌價值,甚至商業價值。

但問題在於,是否要靠這樣的「刷單」、虛假方式來「製造」網際網路經濟、網紅經濟?如果只是注重觀看數量和網紅的打賞額度,而缺乏進一步提升其內容質量,深耕平台與服務方式,或許網紅經濟最終只能淪為泡沫經濟。

最後,對於這些動輒單場就幾十萬的網紅們,只想說一句,你們收入這麼高,個稅交了嗎?

□林韋(媒體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1712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